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骆正言[1,2,3] Luo Zhengyan
机构地区:[1]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基地” [3]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出 处:《海峡法学》2023年第3期56-64,共9页Cross-Strait Legal Science
基 金: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资本论》中的法理及其现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9BFX002)。
摘 要:对于如何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上出现过激烈的意见分歧,一方认为应对措施合理必要,另一方认为防控手段过度严厉。出现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双方秉承不同的法律理论,也即常态法和应急法,两种法律理论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伦理基础,也即道义论和德性论。前者主张个人利益优先,国家、集体应该为个人服务。后者主张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更高,个人要为共同体做牺牲。鉴于中国独特的历史传统和西方国家的社会弊病,中国社会的治理应该秉持德性论的伦理主张。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大多数人的安全时,作为个人应该尊重国家依据紧急权采取的隔离、“封城”等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作为国家也应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尊重个人的生命、尊严和财产权,尽量使用说服、教育、警告、罚款等间接强制措施,而少用扣押财物、“封门落锁”等直接强制措施,以敦促公民遵纪守法。国家也可以依法征调公民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以缓解应对人手不足的问题,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牺牲或受损失的人应给予补偿。
分 类 号:D922.1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