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妍璐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出 处:《教育科学文摘》2023年第1期69-71,共3页Educational Science Abstracts
摘 要:儿童到底有没有哲学,童年哲学家们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捍卫这一主张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对哲学概念的颠覆”以及对“儿童心理理论的驳斥”。第一种,纠正大众对“哲学”的偏见,摘掉哲学家身上的光环,承认一般人(包括儿童)甚至原始人也有哲学。第二种惯用的论证思路是将立足点从哲学转向儿童。不少儿童哲学教育的支持者认为儿童抽象能力的发展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23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