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志坤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2023年第9期26-27,共2页
摘 要:诗歌常借意象造境传情,但对意象的处理亦有虚实之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以此时此地想象彼时彼地,词中情境尚未真正发生——这种写法,即虚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在赤壁亲眼看见险石高耸,大江奔流,于是绘景造境,妙笔生花,虽有修辞成分,但仍不失对真实情境的“复刻”和还原——这种写法,即实写。2023年高考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部分,甲卷选晏几道《临江仙》,乙卷选陆游《破阵子》,其意象处理恰好一虚一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