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概念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逐渐隐退与阐释路径转型  

The Gradual Retreat of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in Marx's Capital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Path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麒蒙 Peng Qimeng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54-60,共7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第二次建构及其理论意义”(KYCX23_0003)。

摘  要:唯物史观确立之后,马克思在其公开出版的文本中逐渐减少了使用“异化”概念,这尤其表现在《资本论》的手稿与《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法文版的对比中:在《资本论》的手稿中,马克思不仅再次启用了异化概念,并且形成了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认识为基础的异化批判理论;而在正式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中,尽管有着同异化批判相类似的理论表述,但马克思却几乎不再明确使用“异化”这一概念,甚至在第一卷的法文版中又对仅剩的异化概念作出进一步的替换和删减。异化概念的大规模隐退并不代表着马克思对异化批判思路的放弃,而是因为他想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通过重构异化批判理论,来更清晰、更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矛盾性与其外在表现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 键 词:异化 唯物史观 拜物教 内在矛盾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