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卢文超[1] Lu Wenchao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3年第9期17-26,共10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当代国外艺术社会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2BA019)成果。
摘 要:在对赝品与原作关系的讨论中,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既然赝品与原作外在形式相同,那么两者就并无区分;另一种认为,尽管赝品与原作外在形式相同,两者却存在很大差别。从物与事的关系维度来说,前者的立论基础在于“物乃无事之物”,后者的立论基础则是“物乃事中之物”。在艺术事性的视域中,赝品与原作是物同事异的关系,复制品与原作、现成品与寻常物的关系也是如此。就赝品的本质而言,它是乙事之物,却假托为甲事之物,由此进入甲事之物的各种关系网络,对艺术史产生复杂影响。以此视角审视艺术史,会发现赝品之用交错其中,艺术史是各种作品真实效果的历史。艺术事性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潜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