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0期68-72,共5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昆曲莎士比亚新媒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莎剧经典重译是一项艰巨、伟大的工程。在越来越多的译本、研究、信息资源的簇拥下,当代译者如何摸准文化环境的脉搏来为新译定位,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新译作的价值,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莎翁经典长青的发展方向。前辈译作中,朱生豪译本深受国内“莎迷”欢迎,基本上独领风骚。然而,随着时代文化环境的变迁,朱译受制于译者所处的时代局限,有时难以满足当代读者和当代文化的需求。21世纪以来,国内莎剧译者依然人才辈出,就《哈姆雷特》而言,出现了两个颇具影响力的译作,即辜正坤译本和傅光明译本,均鲜明表达出新时代下重译的创新策略,呈现莎剧汉译“化雅存真”的趋势。二位译者的努力既适应了当代文化的需求,也推进了莎剧汉译的新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