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剧翻译

作品数:47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媛慧任秀英张汨熊辉曹树钧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教资料》《群言》《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外国语文》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吟边燕语》:莎剧汉译史中的“影子经典”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杨冰玉 
《吟边燕语》是著名翻译家林纾的代表性译作,也是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最早的相关译本之一,对莎剧的中国化产生了关键作用。但在其出版数十年之后,《吟边燕语》的影响却消退殆尽,逐渐淡出读者和学者的视野,未能确立经典译本的地位。借鉴...
关键词:《吟边燕语》 林纾 莎剧翻译 影子经典 《莎士比亚故事集》 
“创译”:许渊冲莎剧翻译话语研究--基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翻译手稿的动静态考察
《外文研究》2023年第4期76-83,105,106,共10页张汨 
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第十一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招标项目一般课题“基于译者档案的许渊冲莎剧翻译修订研究”(ZGWYJYJJ11A153);2018年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译《诗经》副文本的社会学阐释及接受影响研究”(18YJC740090)。
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译介已有百余年历史,莎剧复译也一直不断进行。近年来,许渊冲从事莎剧翻译并提出“创译”翻译话语,但当前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分析了“创译”话语的缘起和内涵,并以许渊冲《罗密欧与朱丽叶》翻译手稿为例,从静态...
关键词:许渊冲 莎剧翻译 “创译”话语 翻译手稿 动静态呈现 
《哈姆雷特》汉译的“化雅存真”——以朱生豪、辜正坤、傅光明译本为例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0期68-72,共5页李柯凝 张之燕 
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昆曲莎士比亚新媒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莎剧经典重译是一项艰巨、伟大的工程。在越来越多的译本、研究、信息资源的簇拥下,当代译者如何摸准文化环境的脉搏来为新译定位,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新译作的价值,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莎翁经典长青的发展方向。前辈译作中,朱生豪译本...
关键词:莎剧翻译 《哈姆雷特》 傅光明 辜正坤 朱生豪 
许渊冲莎剧汉译情感倾向表征下的译者主体性被引量:3
《外语电化教学》2023年第2期82-88,共7页陶小雨 冯庆华 
许渊冲莎剧汉译研究是许渊冲译者研究的一大空缺。该研究将情感分析与语料库研究方法相结合,探析许渊冲莎剧汉译的情感倾向、总结许渊冲在情感词处理上体现的译者主体性特征,并尝试对相关特征的成因进行解释。研究发现,许渊冲“四大悲...
关键词:许渊冲 莎剧翻译 情感倾向 译者主体性 译者研究 
许渊冲莎剧翻译的动态译者行为批评研究——基于《安东尼与克柳葩》翻译手稿的考察被引量:4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2年第2期82-92,共11页张汨 朱艺雯 
2020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译者档案的许渊冲汉诗英译研究”(20YY19)
“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关注译者的翻译决策,但现有研究往往聚焦来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静态对比,甚少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动态选择。本文首先论述了基于翻译手稿开展译者行为批评的意义,接着以许渊冲《安东尼与克柳葩》...
关键词:动态译者行为批评 许渊冲 翻译手稿 翻译修订 “求真—务实” 
从莎剧翻译浅析朱生豪“神韵说”翻译风格及其影响
《安徽教育科研》2022年第15期123-126,共4页童家伟 
本文以翻译英才朱生豪的生平经历和他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实践为切口,剖析其独特的翻译手法和译作风格,论述其对翻译理论界的重要贡献和影响。
关键词:朱生豪 莎士比亚剧作 翻译风格 神韵说 译作影响 
从To be,or not to be的汉译看《哈姆雷特》最新演出版的可表演性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2021年第1期114-123,共10页郭生虎 
邯郸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莎士比亚戏剧中称呼语的汉译研究(项目编号:2017108)”的阶段性成果。
剧本一般是为了演出而创作的,莎剧也不例外,然而关于莎剧汉译本可表演性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提出,为演出翻译的莎剧应有助于取得原剧本的戏剧效果;重译莎剧应以准确理解和充分表达原文意义为基础,充分反映莎剧语言的多样性。为此,译本...
关键词:《哈姆雷特》 可表演性 莎剧翻译 
傅译莎剧中的副文本解读被引量:2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2-10,158,共10页朱安博 冯燕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批评史”(15BWW048)。
傅光明的莎剧翻译不局限于语言转换的翻译活动,而是把翻译、考证和研究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傅译风格。拟就傅光明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第一辑四部作品中的副文本信息考察,从外副文本中的译者信息、出版原因、赞助商和内副文本中...
关键词:莎剧翻译 副文本 傅光明译本 
莎剧重译与话语互动——傅译莎中的译者主体性探究被引量:3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30-44,159,共16页屈扬铭 
当翻译不再被视为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任何决策就成为研究译者主体性的考察对象。基于此,将傅光明重译《哈姆雷特》视作译者的一种社会实践,以历时维度的话语互动理论为参照,考察译者于特定历史时期在受动性的制约下...
关键词:话语互动 莎剧翻译 重译 译者主体性 傅光明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国内莎士比亚译介研究可视化分析(1949-2019)
《剧影月报》2021年第1期22-25,共4页曹新宇 方迦一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外国戏剧译介对中国早期话剧的影响”(16YYD004)的阶段性成果。
莎士比亚在中国的译介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新世纪以来关于莎剧在中国译介的研究也不断增加。本文以CNKI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计量软件对1949年以来中国莎剧译介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绘制了相应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1949年以来,...
关键词:莎剧翻译 发展历程 热点 CITESPACE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