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愁的价值意蕴及其教育构建  被引量:1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Nostalgia and Its Education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飞 Wang Fei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教育导刊》2023年第10期16-22,共7页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教师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编号:20CJYJ12)。

摘  要:新时代中国式乡愁超越了传统乡愁局限于乡愁主体思乡情绪的狭隘范畴,纠正了西方式乡愁的“乌托邦”幻想,上升为集精神救赎、家国情怀以及国家和社会治理载体为一体的“文化符号”。在国家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乡愁的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学校教育“记住乡愁”“留住乡愁”。即构建乡愁的学校“记忆之场”,拓宽学校乡愁教育的场域;建构乡愁落实的学校“社会框架”,拓展乡愁教育的范畴;以及发挥乡愁接续过去、现在和将来断裂的学校“时间轴”功能,恢复学校教育时间的本真,促进学生的诗意生活。

关 键 词:乡愁 文化符号 中国式现代化 记忆之场 社会框架 时间轴 

分 类 号:G4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