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以要向左转——威廉斯的“我思”与其“内在的语境主义”  

Why do“We”need to turn left--“Cogito”and“Immanent Contextualism”in B.Williams’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德中[1,2] Chen Dezhong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  处:《学术交流》2023年第8期5-18,共14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性哲学研究”(21&ZD049)。

摘  要:晚期威廉斯用“内在的语境主义”来对作为“生活形式”的实践作出批判性解读,该解读内在地关联于威廉斯对“我思”结构的阐释。威廉斯将“我思”结构中的第一人称作复数理解,依此区分两类“我们”。他又将“思”作“批判性反思”理解,强调实践同时是批判之实践。因而他将“对比性的我们”作“左翼维特根斯坦式”的理解,并在靠拢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上用“批判理论检测”来思考规范性问题。该批判自带对于制度环境的敏感性(历史感)。威廉斯的这种“超级反思立场”赋予我们对于生活以合理信心,同时也使其理论面临着各种真实的“两难”与“不安”。

关 键 词:威廉斯 我思 全包性的/对比性的“我们” 先验理解/经验理解 内在的语境主义 

分 类 号:B0[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