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中

作品数:40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政治现实主义威廉斯威廉姆斯政治哲学此时此地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新文科教育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治哲学:“有历史的”抑或“非历史的”
《新华文摘》2025年第4期152-156,共5页陈德中 
近代以来,历史主义主张日盛。这种主张认为,历史就是人类自身的思想史,我们的思想不能够认识任何历史之外的实在。这一主张为我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对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的绝对性和权威性构成了极大威胁。批判...
关键词:历史主义 绝对性 传统形而上学 20世纪中叶 真理观 思想史 研究进路 新路径 
政治哲学:“有历史的”抑或“非历史的”?
《新文科教育研究》2024年第3期62-76,142,共16页陈德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性哲学研究”(编号:21&ZD049)阶段性研究成果。
接续近代历史主义传统,当代政治哲学出现了“有历史的”和“非历史的”两种进路的分野。以政治理论中的剑桥学派和施特劳斯学派为例,分歧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存在终极永恒的真理,还是说历史之外无真理?第二,是向上追求智慧和至善...
关键词:有/非历史的(政治哲学) 永恒真理 历史语境 行动/沉思(生活) 高阶/低阶(心智) 
何以谱系学,何为确证——威廉斯进路缘由考
《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4期155-163,共9页陈德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性哲学研究”(21&ZD049);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现实的乌托邦”(2024ZXSCX05)。
威廉斯晚年思想出现“历史转向”,从强调哲学反思转向了谱系学叙事。他主张对于观念转型做兼顾各方的解释理解,这样一种活动被称作“确证”。他所展开的“确证型谱系学”迥异于尼采的“颠覆型谱系学”。两种谱系学路径均有着哲学上的“...
关键词:威廉斯 哲学谱系学 确证 现实的心理学 认知透明性 
威廉斯的“实践必然性”叙事
《伦理学研究》2024年第4期70-78,共9页陈德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性哲学研究”(21&ZD049);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现实的乌托邦”(2024ZXSCX05)的阶段性成果。
威廉斯认为“理解自我”就是理解我们的能力和局限。他因而批评“本体自我”,主张经验自我;反对人是“无拘的理智存在物”的假设,反对理性主义者作为绝对化要求的道德必然性。他把“道德行动者”刻画为一个“作为需要和渴望的个体”。...
关键词:实践必然性 道德行动者 伦理的做不到 个人品格 偶然性 
现实主义与先秦法家--根据由来与理论补正被引量:1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9-28,共10页陈德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性哲学研究”(21&ZD049)。
近代以来,西方学者循法家学说之实而正其名,主张用“现实主义(者)”来解读之。先秦法家“争于气力”说或“尚力”说为此种解读提供了内在理据,此种解读也已为当代中国法家研究者所接受。但是现实主义的解读也造成了先秦法家的“法”思...
关键词:先秦法家 现实主义(者) 争于气力(尚力) 法治(制)主义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两种进路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6期33-34,共2页陈德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持支持“自由主义议会民主制”立场的政治哲学版本称作A版本路径,将持反对立场的版本称作B版本路径。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仍然处于这样一个大的主题框架之下。
关键词:议会民主制 主题框架 两种进路 自由主义 版本 路径 
必然性与可能性——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两种进路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陈德中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性哲学研究”(21&ZD049)。
围绕“自由主义议会民主制”,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进路:一种力图为该制度辩护,认为“自由主义议会民主制”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或者是基于人的理性能力和道德感可达成的一致结论;另一种则批评辩护模式,主张政治哲...
关键词:议会民主制 辩护 必然性 互竞 可能性 
“我们”何以要向左转——威廉斯的“我思”与其“内在的语境主义”
《学术交流》2023年第8期5-18,共14页陈德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性哲学研究”(21&ZD049)。
晚期威廉斯用“内在的语境主义”来对作为“生活形式”的实践作出批判性解读,该解读内在地关联于威廉斯对“我思”结构的阐释。威廉斯将“我思”结构中的第一人称作复数理解,依此区分两类“我们”。他又将“思”作“批判性反思”理解,...
关键词:威廉斯 我思 全包性的/对比性的“我们” 先验理解/经验理解 内在的语境主义 
“权力中心”主题——智者起源及其历史展开
《现代哲学》2023年第4期69-76,共8页陈德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性哲学研究”(21&ZD049)。
现实主义将政治锚定于权力,以权力为中心思考人类政治生活。现实主义的“权力中心”主题脱胎于古代希腊智者运动,在后世经历了两轮主题升级。修昔底德揭示了“权力的追逐以及权力的增长必然带来负面效应”(权力的回旋镖效应),即“权力...
关键词:智者 现实主义 权力中心 权力的兴衰 权力支配结构化 
正义不可降格以求——科恩对于罗尔斯的批评何以正确
《政治学文摘》2023年第1期8-9,共2页陈德中 
科恩认为,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围绕作为调节规则的“差异原则”而展开的理论构建。调节规则指向正义,旨在回答如何实现正义,但是却并没有回答“什么是正义”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罗尔斯及其支持者认为他们通过建构主义,已经完成了一种形...
关键词:建构主义 差异原则 科恩 正义理论 罗尔斯 《正义论》 支持者 理论构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