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麒麟舞中的火崇拜典型表现——以河南、广东两省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瑞琪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 [2]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出  处:《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年第16期73-75,共3页

基  金:“麒麟舞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载体的价值”(编号:CC2208)河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2022年度课题阶段性成果;“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内涵的民族舞蹈育人策略研究”(编号:ZXSKGH-2023-1159)2023年度开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调研课题阶段性成果;“蒙古舞上身动作开发的芭蕾基训教学设计研究”(编号:NZJGH2022270)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人类进化史上可见,火具有重要意义。远古时期,火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为人们带来种种益处,然而,由于人们对火的性质缺乏认识,也可能引发灾害。因而,火被赋予了神秘的属性,人们提出了“火灵”“火鬼”和“火神”的概念。人们对火的这种崇拜心理反映到现实生活中表现在建造火神庙、祭祀火神的各种活动以及将火与龙、麒麟等臆造的祥瑞动物形象结合起来创造出充满象征意义的“火纹”等。麒麟舞是民间祭祀火神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之一,深刻反映出人们的火崇拜意识。本文以河南和广东的麒麟舞为研究对象,从道具、祭祀仪式和舞蹈语言等方面对比分析不同地区麒麟舞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火崇拜意识,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到麒麟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而推动像麒麟舞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关 键 词:崇拜心理 火崇拜 麒麟舞 表演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神 民间祭祀 祭祀仪式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