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学到闽学——以“南剑三先生”与朱熹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3

From Luo(洛)School to Min(闽)School:The“Three Teachers of the South Jianzhou Province”and Zhu Xi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品端[1] Zhang Pinduan

机构地区:[1]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5期100-106,共7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朱子学与台湾文化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2XZX086)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二程洛学经“南剑三先生”的续传和阐发,形成了早期福建理学,为朱熹的闽学建立提供了思想资源。在洛学闽化中,朱熹与“南剑三先生”开展学术创造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发展了周敦颐“太极”和二程“理”本论思想,二是丰富了程颐提出的“理一分殊”说,三是发展了二程“格物致知”思想,四是丰富了“默坐澄心”的修养论。此外,“南剑三先生”重视“四书”,诠释“四书”,为朱熹注释“四书”提供了理论思想依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完成,标志着闽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从注重《五经》到注重《四书》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杨时、罗从彦和李侗为此作出了极大的理论贡献。

关 键 词:洛学 闽学 洛学闽化 南剑三先生 朱熹 

分 类 号:B244[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