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作为艺术协商与抵抗的场所——以羊磴“土而奇”乡村艺术博览会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焦兴涛[1] 

机构地区:[1]四川美术学院

出  处:《美术观察》2023年第10期8-10,共3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中国文化和制度环境下的公共空间,决定了中国式公共艺术的样态。中国式公共艺术的独特性表现为,在具有支配性的政府意志的公共空间中,个体经验的表达与集体情绪的交流,需要通过复杂的“艺术协商”才能得以建立和呈现。羊磴首届“土而奇”乡村艺术博览会正是这种艺术工作方法的结果,“土而奇”作为一个协商的新空间,既是生活世界与艺术世界的相互疗愈,也体现了对二者的双向抵抗。

关 键 词:中国式公共艺术 艺术协商 “土而奇” 

分 类 号:J124[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