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兴涛

作品数:33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雕塑艺术公共艺术乡村合作社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新文科教育研究》《雕塑》《艺术与设计》《长江文艺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花溪的水、明斯特的桥与羊磴的河:公共艺术的“审美事件”生成与游戏精神实践
《公共艺术》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焦兴涛(文/图) 
本文通过德国明斯特雕塑展作品《在水上》、贵阳花溪戏水经历及贵州羊磴“河滩泳池”项目三个案例,分析探讨公共艺术的“审美事件”生成机制与游戏精神实践,提出有别于制度化的公共艺术。审美游戏化的公共艺术通过即兴参与的事件性结构...
关键词:审美事件 游戏精神 制度化公 共艺术 羊磴艺术合作社 
“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学术论坛“雕塑学的自觉”发言纪要被引量:1
《美术研究》2024年第6期8-10,共3页刘礼宾 焦兴涛 孙振华 隋建国 班陵生 胡斌 曾成钢 吴洪亮 盛葳 冀少峰 陈晓春 陈辉 
2024年10月2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览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殷双喜教授担任学术主持,曹庆晖教授担任策展人,系统梳理和回顾从1934年至...
关键词:中央美术学院 学术主持 雕塑专业 策展人 学术论坛 艺术历程 自我觉醒 展览开幕 
淬沥新之:国家美展与雕塑语言民族化的路径选择被引量:2
《美术》2024年第11期8-15,共8页焦兴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国家美展视域下的中国雕塑史研究》(项目批准号:22EF2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以现代雕塑的概念作为切入点,以历届全国美展雕塑展区获奖作品为研究范围,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中国雕塑民族化的内容、路径和方法,即立足于现代雕塑的概念体系,主动挖掘传统雕塑、民间泥塑以及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养分,对其进行选择、...
关键词:全国美展 雕塑 写意雕塑 民族化 主题性创作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特别报道
《艺术与设计》2024年第11期52-95,共44页田黎明 庞茂琨 李莹 宋光智 焦兴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美展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雕塑史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2EF20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 民族命运 特别报道 以文 创造实践 民族复兴 文艺繁荣 人生追求 
“先立后破”、雕塑创新与艺术的“新质生产力”
《美术观察》2024年第7期4-10,共7页焦兴涛 
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国家美展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雕塑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EF209。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先立后破”为处理存续和创新、现状与未来、存量和增量的关系提出了路径和方法。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同样需要“先立后破”。以中国现代雕塑发展为例,指出艺术创新的“先立后破”表现在艺术领域内部和艺术与...
关键词:先立后破 艺术的新质生产力 艺术创新 雕塑 
雕塑的“边界”与“边疆”
《艺术工作》2024年第2期4-6,共3页焦兴涛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美展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雕塑史研究”(项目编号:22EF209)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边界”和“边疆”两个概念之内涵及艺术史语义为切入点,讨论雕塑在当代语境中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在核心价值。以物质、空间、时间、身体为基本要素,当代雕塑不断拓展、延伸艺术门类的边界,并在边疆语境中实现新科技新场景的穿...
关键词:当代雕塑 “边疆”理论 雕塑语言 
中国式公共艺术与羊磴“土而奇”乡村艺术博览会被引量:2
《公共艺术》2024年第1期6-15,共10页焦兴涛(文/图) 
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社会公共关系的辨析和认知,讨论了公共艺术的政治性底色,以及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中国式公共艺术”的三个面向,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美育”、公共“参与”和自发“出演”三个特征,指出中国...
关键词:中国式公共艺术 “土而奇”乡村艺术博览会 羊磴艺术合作社 乡村振兴 
艺术,既是方法也是目的——“羊磴艺术合作社”的乡村实践
《中国政协》2023年第23期76-78,共3页焦兴涛 
在艺术介入、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一直面临着两个话题:一是艺术在现实层面对于乡村建设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作用,二是一些成功的典范和样本是否具有复制的可能。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思考一个更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艺术,到底是作为...
关键词: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合作社 艺术介入 乡村实践 
公共空间作为艺术协商与抵抗的场所——以羊磴“土而奇”乡村艺术博览会为例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3年第10期8-10,共3页焦兴涛 
中国文化和制度环境下的公共空间,决定了中国式公共艺术的样态。中国式公共艺术的独特性表现为,在具有支配性的政府意志的公共空间中,个体经验的表达与集体情绪的交流,需要通过复杂的“艺术协商”才能得以建立和呈现。羊磴首届“土而奇...
关键词:中国式公共艺术 艺术协商 “土而奇”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高等美术教育“艺术+”人才模式探索被引量:2
《中国高等教育》2023年第5期18-21,共4页焦兴涛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高等美术教育要致力于培养“艺术+”人才:要培养“艺术+文化自信”人才,推出礼赞时代、返歌人民的美术工作者;要培养“艺术+科技创新”人才,构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知识体系;要培养“艺术+社会服务”人才,把...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高等美术教育 文化自信 “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