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卉 Huang Hui
出 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年第1期203-220,共18页Journal of Historical Theory and Historiograph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朱子学综合研究”(22VRC173)阶段性成果。
摘 要:白寿彝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哲学方面也颇有造诣。《孔子哲学》《孟子哲学》两篇佚文是白先生早年哲学思想的集中表达,他在文章中提出了很多洞见,对我们今天的儒家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白先生否定了孔曾思孟的学脉传承系统,认为孟子直接孔子。他认为孔、孟的大贡献在于,孔子发明了“一以贯之”的哲学方法,使中国有了真正的哲学;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实现了对孔子人性论的超越。白先生还从思想核心、政治论、教育论三个方面分析了孔、孟哲学的异同。孔子哲学的中心点是“仁”,孟子以“仁义”为思想核心。孔子将“正名”主义应用于政治,主张实行德政;孟子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观,倡导实行仁义的王政,以养与教为王政的两大端。孔、孟的教育方法都注重引起学者的自得。探索白先生早期的哲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他的学术历程,丰富当前白寿彝思想研究的面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