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罪羊原型视野下的《雷雨》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海玥 

机构地区:[1]澳门科技大学,中国澳门

出  处:《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17期19-21,共3页

摘  要:一、原型批评和替罪羊原型(一)原型批评原型批评成熟于20世纪,加拿大文学家弗莱于1957年在《批评的解剖》中将荣格提出的心理学集体无意识上的原型(Archetype)移位到了文学领域,详细解释了文学原型概念。他将原型定义为“典型的或重复的意象”,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置换的意义单位。原型批评不注重对孤立文本的探究,而是以“作品和其他作品,以及艺术作品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联系”为着重点,在神话意义上对原型追根溯源。

关 键 词:集体无意识 原型批评 替罪羊原型 文学原型 弗莱 《雷雨》 《批评的解剖》 艺术作品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