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储泰松[1] Chu Taisong
出 处:《语文研究》2023年第4期31-37,共7页Linguist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研究专项“早期梵汉对音文献集成及研究”(项目编号:18VJX083)成果之一。
摘 要:“鞾”本是北方方言词,隋代以前主要见于北方文献,南方文献罕见。在早期韵书里,“鞾”置于歌韵但无反切注音,原因是没有同等音韵地位的反切下字。通过仔细梳理唐以后文献里“鞾”字的注音类型,并仔细考察北方少数民族语言中“靴子”一词的说法,文章认为:“鞾”是一个外来词,传入伊始读火戈反,后因原典语言的语音发生变化,致使在汉语语音格局内无法为其注音;“鞾”字从注不出反语到有反切注音,是汉语音系与阿尔泰语系语言相互接触、相互制约的必然结果,反映出外来词在进入汉语的过程中会影响汉语的音节结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