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彬[1,2] Li Bin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哲学学院 [2]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
出 处:《国际儒学论丛》2022年第2期166-188,共23页International Tribune of Confucian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礼学与理学的互通性研究”(22CZX032);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工夫论’问题研究”(SKL-2022-28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周程授受”是宋明理学史上的一个大问题。在朱熹及其批评者那里,“周程授受”不仅是一个事实问题,更是一个哲学或义理问题。朱熹对“周程授受”关系的建构,既出于重建道统的努力,亦基于对道体—工夫的诠释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朱熹一方面奉周敦颐为道学开山,通过对其《太极图说》的诠释发挥了他的理气说;另一方面又以二程为道学正宗,继承了其格物致知、主敬涵养的工夫法门。因此,朱熹既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周程之间的师承关系,又通过对周程思想的重新诠释来建构周程之间思想上的授受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2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