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韩国公州大学伦理教育系
出 处:《国际儒学论丛》2023年第1期10-21,共12页International Tribune of Confucian Studies
摘 要:从孟子把礼定义为人之本性的观点出发,可以对礼进行重新解释,进而提出现代继承方案。孟子认为,礼源于“不忍人之心”。所以,除了作为维持社会秩序所需的人为规范的特点外,还可以说礼是出自人的本性的自然动作。作为本性之礼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它的心理基础是“辞让之心”;第二,礼的实践是自觉行为,而不是他律的或是强迫的;第三,虽然礼在细节上具有文化上的特殊性,但其根本精神具有普遍性;第四,实行基于本性之礼会伴随心灵平静。为了改变对礼的消极观念,在全球化及多元文化时代确立正确的礼文化,应超越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之用的传统礼的观念,建立礼是出自本性的“性善说”式观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