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说

作品数:117被引量:12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廖名春韩振华廖晓炜甘祥满张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性善说的强化与弱化:从荀子到董仲舒
《衡水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23-32,共10页廖晓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ZX047)。
孟子性善说旨在说明人性中先天具足为善的能力,理论旨趣上颇合乎康德伦理学“应当蕴含能够”这一基本原则。思想史上,该说往往被强化为这样一种观点:人于现实中必然会为善,因而礼义、王教乃至一切后天努力均为多余。荀、董二子都是基于...
关键词:董仲舒 性善说 孟子 荀子 
儒学人性论三种基本形态与孟子的性善说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2期1-9,共9页黄开国 
人性论是最能全面说明儒学本质特征的核心理论,儒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观、修养观、政治观、法律观等皆以人性论为理论依凭,其中孟子的性善说是儒学人性论中最受推崇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学说。从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等开创的中国哲...
关键词:性善说 冯友兰 侯外庐 人性论 人格观 基本形态 修养观 张岱年 
发挥人性之善 方能成已达人 试析孟子性善说与天主教人性论
《中国天主教》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陈必 
探讨人性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天主教灵修学所关注的重点。孟子是儒家学派中第一个比较系统提出人性学说的人。孟子所主张的性善说与基督信仰的人性本善论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人性最初的美好,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人性因着罪恶及外...
关键词:人性 性善说 天主教  原罪 
论儒家人性学说及其修养
《朱子学研究》2023年第2期291-304,共14页丁晓慧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AHSKQ2021D222)。
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主干,而儒家伦理学说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在道德修养方面,儒家的人性学说以及性情关系说是其中重要的理论问题。我国古代的人性问题首先是孔子提出的。孔子虽然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①)的命...
关键词:人性学说 人的思想 性善说 习相远 李翱 性恶 修养方法 道德修养 
礼是本性:孟子礼论及其现代继承
《国际儒学论丛》2023年第1期10-21,共12页 
从孟子把礼定义为人之本性的观点出发,可以对礼进行重新解释,进而提出现代继承方案。孟子认为,礼源于“不忍人之心”。所以,除了作为维持社会秩序所需的人为规范的特点外,还可以说礼是出自人的本性的自然动作。作为本性之礼具有四个特点...
关键词:孟子  礼是本性 辞让之心 性善说 
领导力三境界:取民、为政、修礼
《复印报刊资料(管理学文摘)》2022年第4期24-26,共3页尚春萍 
什么是领导力?香奈儿前全球CEO莫林·希凯认为,领导的角色是一种复杂而深刻的人性工作,真正的权威在于:你既能照顾下属的需要、愿望,同时又能坚定地设定工作的条件、目标。面对95后、00后员工,领导更是一项人性工作,优质领导力首要的是...
关键词:领导力 敬畏感 香奈儿 孟子思想 方向感 荀子思想 性善说 CEO 
论董仲舒对孟子性善说的误读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2期65-74,共10页甘祥满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是在对孟子性善说的批评中创建起来的,但这种批评存在诸多对孟子的误读。首先,孟子的人性论是统一的、普遍的一元论,董仲舒则是取中民之性为性,以部分人之性释读孟子的全体人之性,这是有意的误读。其次,孟子言性是德...
关键词:孟子 董仲舒 性善说 性三品 人性论 
论董仲舒对孟子性善说的误读
《船山学刊》2021年第6期52-65,共14页甘祥满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是在对孟子性善说的批评中创建起来的,但这种批评存在诸多对孟子的误读。首先,孟子的人性论是统一的、普遍的一元论,董仲舒则是取中民之性为性,以部分人之性释读孟子的全体人之性,这是有意的误读。其次,孟子言性是德...
关键词:孟子 董仲舒 性善说 性三品 人性论 
家风与苏东坡的生态诗词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1年第1期200-208,共9页宋立民 
"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是解读苏东坡的生态理念的一把钥匙。儒家的"性善"说、道家的"齐物"论、释家的"放下"观在苏东坡的思想与诗词里水乳交融地融为一体。其爱心、悲悯与洒脱足以笑傲江湖,融照古今。而苏东坡生态诗词里的"...
关键词:苏东坡 生态诗词 性善说 齐物论 “放下”观 
白云还似望云人--家风与苏东坡的生态诗词
《嘉应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69-74,共6页宋立民 陈雍 
"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是解读苏东坡的生态观念的一把钥匙。儒家的"性善"说、道家的"齐物"论、释家的"放下"观在苏东坡的思想与诗词里水乳交融地融为一体。其爱心、悲悯与洒脱足以笑傲江湖,融照古今。而苏东坡生态诗词里的三...
关键词:苏东坡 生态诗词 性善说 齐物论 “放下”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