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国

作品数:123被引量:18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经学《公羊》学公羊学春秋时期孔子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左传》的礼义论
《求索》2025年第1期114-124,共11页黄开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春秋时期的文化转型”(项目编号:17BZX006)。
相对礼数论而言,春秋时期的礼义论是关于礼的价值意义的学说。鉴于春秋时期的礼流于外在的仪节形式,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开始强调礼的内在价值,形成了礼学史上系统的礼义论。春秋时期的礼义论主要包含四大内容:一是哲学高度的礼与天地并...
关键词:礼义 天地 国家 个人 道德 
儒学人性论三种基本形态与孟子的性善说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2期1-9,共9页黄开国 
人性论是最能全面说明儒学本质特征的核心理论,儒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观、修养观、政治观、法律观等皆以人性论为理论依凭,其中孟子的性善说是儒学人性论中最受推崇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学说。从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等开创的中国哲...
关键词:性善说 冯友兰 侯外庐 人性论 人格观 基本形态 修养观 张岱年 
经学儒学关系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黄开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学的分期分派研究(22XZX006)。
由于四部分类法与经学始于汉武帝独尊儒术说的影响,在经学与儒学的研究中,一直存在儒学为子学,非经学的认识。孔子开创的儒学是阐发五经常道的君子儒的儒学,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不过是先秦汉初儒学发展的结果,经学与儒学的本质完全相同,四...
关键词:经学 儒学 本质 
春秋时期的德政论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2期111-120,共10页黄开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春秋时期的文化转型”(17BZX006)。
关于道德与政治关系的德政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较为系统的德政论形成于春秋时期,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关于道德对国家治理意义的理论,以德为国之基为核心理念,将道德视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保障。二是德刑论,有两个主要观念:一...
关键词:春秋 德刑 国之基 德刑论 
董仲舒人性论新说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3期32-39,共8页黄开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编号21&ZD055)的阶段性成果。
在对中国古代哲学家人性论的研究中,异说最多的莫过于董仲舒的人性论。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是他的名性以中说混淆了儒学人性论两种基本理论形态中的性概念,但至今无人揭示这一问题。摆脱这一混淆,就可以发现董仲舒的人性论有先秦儒学性...
关键词:人性论 基本理论形态 性同一说 性三品说 
周公对周文化的贡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58-69,共12页黄开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春秋时期的文化转型”(项目编号:17BZX006)。
董仲舒以尚文来概括周的礼文化,这一尚文的礼文化通过周公制礼作乐构建起来,并借由周公制作五经而得以保存。尽管周公制礼作乐与初创五经的历史记载并不可全信,但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周公的制礼作乐,还是初创五经,都体现了周文...
关键词:周公 礼乐 五经  
春秋时期天观念的变化及其影响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黄开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春秋时期的文化转型”(17BZX006)阶段性成果。
天观念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观念。在天观念的演变中,春秋时期是一个历史关键点。在春秋以前人们先有天神、地祇、人鬼三位一体的神灵崇拜,而后有上帝决定万事万物的天命观。自春秋开始,天虽然有时也被称为上帝,但不再只是至上神的代名词...
关键词:春秋  上帝 自然 人文 影响 
当代道学文化的重大成果
《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3期274-275,共2页黄开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复兴,作为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的儒释道,都出现了研究的热潮。而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每一门学科的著作都浩如烟海,道家、道教也是如此,除传统文献外,自20世纪以来相关的研究著作更是数...
关键词:传统文化研究 知识爆炸 传统文献 三大支柱 道学文化 儒释道 重大成果 
董仲舒人性论新说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22年第9期48-56,128,共10页黄开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编号21&ZD055)的阶段性成果。
在对中国古代哲学家人性论的研究中,异说最多的莫过于董仲舒的人性论。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是他的名性以中说混淆了儒学人性论两种基本理论形态中的性概念,但至今无人揭示这一问题。摆脱这一混淆,就可以发现董仲舒的人性论有先秦儒学性...
关键词:人性论 基本理论形态 性同一说 性三品说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6期14-24,共11页黄开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ZX006)。
春秋时期,由周公的保民观念,发展出重民的社会思潮。春秋时期的民虽然还是“民主”所“主”之民,不能说有什么民本主义,但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重民的社会思潮。这主要体现在民神论与君民论上,民神论言神必及民,民先神后,成为民...
关键词:春秋 民主 民神 君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