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方法

作品数:312被引量:36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梁韦弦孙英陈春莲顾世群柴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建常著述及版本考略
《华夏文化》2024年第4期59-62,共4页蔺晨 
王建常是明清之际关中著名的经学家、理学家,以明末遗民自居,守礼抗节,自甘淡泊,锐意圣学。在治学上主张为学必先立志,主要继承了程朱一脉的主张。王建常认为气能生物、凝气聚生物,发挥了程朱一脉的理本论思想,认同张子的“心统性情”说...
关键词:修养方法 关学编 李二曲 王先生 
从人性论到人生哲学——《淮南子》的观点、修养方法与人格理想
《理论观察》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刘知明 
中国汉代经典文献《淮南子》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从《淮南子》的文本出发,首先,深入研究了《淮南子》对人性的理解。其次,深入探讨《淮南子》中的理想人格观,并逐一对圣人、真人和至人三种不同境界的理想人格进行分析。圣人注重内...
关键词:《淮南子》 人生哲学 人性论 
论儒家人性学说及其修养
《朱子学研究》2023年第2期291-304,共14页丁晓慧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AHSKQ2021D222)。
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主干,而儒家伦理学说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在道德修养方面,儒家的人性学说以及性情关系说是其中重要的理论问题。我国古代的人性问题首先是孔子提出的。孔子虽然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①)的命...
关键词:人性学说 人的思想 性善说 习相远 李翱 性恶 修养方法 道德修养 
习近平关于党性修养方法重要论述的辩证思维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5期34-42,110,共10页童妍 刘学坤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系建设与效能提升研究”(21MLB010)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把“提高党性觉悟”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修好共产党人“心学”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的重要论述包含着丰富内涵,以典型示范为主的正面教育与反...
关键词:习近平 党性修养方法 辩证思维 
知识的位置在哪里?——对朱子格物论的考察
《朱子学研究》2022年第1期117-127,共11页王旭强 
朱子工夫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在中和新说之后,朱子在工夫上逐渐落实于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朱子工夫论的基石。在关于格物致知的已有研究当中,常见的主张有冯友兰的修养说:“朱子所说格物,实为修养方法,其...
关键词:朱子 中和新说 冯友兰 工夫论 格物致知 格物论 修养方法 道学家 
“心斋”与“坐忘”:论庄子的两种修养方法之异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4-7,共4页徐晨 
作为庄子思想中两种重要的修养方法,“心斋”和“坐忘”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就其提出缘由而言,“心斋”是要在乱世之中为济世者提供一条济世全生的两全之法,而“坐忘”则是为引导世人破除关于礼乐生死的执念,从而获得与道的融通为一;就...
关键词:庄子 修养方法 心斋 坐忘 
反求诸己 到底是谁的错
《少儿国学》2021年第13期46-47,共2页方麟 
反省自己的言行于内心。"反求诸己"是孟子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孟子秉承了儒家的主张,认为人的德行与功业的确立,从根本上取决于自身的修养。因此,如果自己的言语行事不能获得认可与赞赏,不应归咎于他人的误解,而应反省自己的言行...
关键词:反求诸己 道德修养方法 孟子 反省 赞赏 言行 
《论语》中道德修养方法分析
《今古文创》2021年第27期103-104,128,共3页林伶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处,公民道德建设愈发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密集出台并部署了一大批重大决策和关键部署,有效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如火如荼和积极向上的建设态势...
关键词:《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论语》 道德修养方法 
解读《论语》
《文化产业》2021年第16期2-2,共1页
《论语》里仁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评析】在这里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
关键词:个人道德修养 自我反省 修养方法 《论语》 见贤思齐 内自省 理性主义 
“主一”思想与宋明理学的发展变化
《华夏文化》2021年第2期9-11,共3页韩一玮 
"敬"的概念在程朱理学中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主一"作为敬的主要修养方法,在程子和朱子的言论中也多有提及。但是到了阳明时,对于"主一"含义的理解却有了很大的变化。阳明对"主一"的重新诠释是建立在其心学背景上的结果,相较于程...
关键词:程朱 朱子 宋儒 程子 修养方法 宋明理学 心学 能动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