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斋

作品数:483被引量:21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凯周蓉林丽超董华强汪跃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心流”与“心斋”的相通之处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周子渝 
“心流”指进行某些活动时忘我的心理状态;“心斋”则是指专注和全神贯注。两者有着共同的特征身心合一;相同的前提适度挑战;同质的基础熟能生巧;共通的方法清除杂念;类似的体验美的享受。通过比较“心流”和“心斋”,可以增进不同文化...
关键词:庄子 心斋 心流 文艺心理学 
良知的“自我审判”——以王心斋为中心论“良知见在”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王占彬 
“良知见在”体现了良知的先在性与显在性,需要从本体论和工夫论两个层面进行讨论。良知在工夫论层面所见在的是善端,并非全体,故须人致良知以扩充之。良知是万物一体之仁,对万物的把握即是自我把握。心既是控诉者又是被控诉者,良知在...
关键词:良知见在 致良知 良知致 王心斋 阳明后学 
道家之心——从庄子“心斋”到郭象“无心”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4期61-63,共3页刘国民 
先秦道家中,庄子特重视心,心在《庄子》一书中出现180余次,且提出“心斋”“坐忘”的观念。魏晋庄子学,是在注释《庄子》文本的基础上对道家思想重新建构。郭象是魏晋玄学的集大成者,其《庄子注》是“六经注我”的典范作品。他对庄子“...
关键词:《庄子注》 心斋 先秦道家 魏晋玄学 六经注我 郭象 道家思想 《庄子》 
文形武心诗意入太极——评李剑方《明心斋诗书文集》
《乡音》2023年第12期43-43,共1页尧山壁 
李剑方先生能文能武。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王其和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同时,他在诗词、书法等方面也有较高造诣。《明心斋诗书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收入了李剑方多年来创作的诗词、书法和文章,以及诗词界...
关键词:河北教育出版社 武术界 乐观向上 书法作品 诗词作品 太极拳 第三代 诗词界 
苏轼书法的空间诗学
《中国书法》2023年第9期104-111,共8页刘鹤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20YJA760048]阶段性成果。
在苏轼的观念中,一处建筑物最重要的价值并不在于实用方面,而在于其在历史时空与审美空间中的意义。“心斋”是苏轼的空间诗学,显示了一个扩张的精神世界;以心灵自由超越居所空间的物质性。同样他的书法空间诗学乃是超越作为有形之物的...
关键词:苏轼书法 空间诗学 心斋 
《庄子》自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观”范畴的方法论建构
《西部学刊》2023年第15期86-89,共4页闫金玲 
《庄子》自然思想从多个层面建构中国古代文论“观”范畴的方法论。其自然心境思想影响到“观”之文学创作主体心境系统的建构;其感官自然联通思想、顺物自然思想、物化思想、道进乎技思想影响到“观”之文学创作方法论的建构;其中介的...
关键词:《庄子》  自然 虚静 心斋 坐忘 
诚明不二:中庸、般若与心斋
《肇庆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9-15,共7页杨红军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1FZWB053)。
在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文化思想体系中,都蕴含有古代文化精英对人与世界进行思考的卓越文明成果。他们分别通过中庸、般若与心斋三个关键词,来表述各自在认识世界方面的独特视角和重大发现。然而从方法论角度看,他们虽然话语表达体...
关键词:中庸 般若 心斋 诚明不二 
论庄子“心斋”观念的应物旨归被引量:2
《人文杂志》2023年第8期26-32,共7页王玉彬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庄子》物论思想研究”(2020CZX022)。
从《人间世》的文本语境来看,“心斋”并非单纯的内在化、精神性的虚静境界,而是以应物为其旨归。“心斋”的这种应物旨归有“待之”“听之”“达之”三个层次:首先,“虚而待物”说明面对独立而超越之他者,主体应当通过“虚而待之”的...
关键词:庄子 《人间世》 心斋 虚而待物 听之以气 达之 
《齐物论》“物化”思想新探
《人文论丛》2023年第1期241-249,共9页张子帆 沈志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代《尔雅》校勘学研究与疑难文本考校”(22YJC870021)阶段性成果。
《齐物论》“物化”的定义是“自然”分化而成物。“物化”则有分定,又本自一体。“物化”,“自然”而然,非人为造作。庄子的“自然”观念不同于今之“自然界”,可理解为规律的运转。“物化”不过是“自然”运转的一环,是合于“真”的...
关键词:物化 自然 形化 心斋 主体的消融 
道家之心——从庄子“心斋”到郭象“无心”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6期10-19,281,共11页刘国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卓越项目(2023012)。
庄子之心斋,即心通过忘的工夫而虚静虚空,无知无识,从而木然于天下万事万物及其变迁,以养心养神,且获得绝对的自由;心斋,即坐忘,即忘境、道境。郭象《庄子注》把庄子之心斋、坐忘发展和转化为无心的观念,且赋予其特定的意义。郭象的政...
关键词:道家 心斋 无心 有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