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16 [2]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陕西西安710082
出 处:《现代中医药》2023年第6期26-30,共5页Modern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
摘 要:“阴火”理论首见于李东垣代表作《内外伤辨惑论》,现从本书中可对其理论进行辨析,是为正确理解和运用“阴火”理论治疗疾病。文章对阴火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治则等进行了梳理总结。阴火产生病因为脾胃气虚;病机为气虚下流,清阳不升,郁而生火;病位为下焦。故根据病因、病机、病位的不同而有虚火、郁火、下焦包络之火的不同表述。但并非虚火、郁火、下焦之火就是阴火,而是同时具备上述病因、病机、病位三者,才是李东垣所谓阴火。
分 类 号:R222.15[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2[医药卫生—中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