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伤辨惑论

作品数:110被引量:30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窦丹波李菲姜婧方朝义赵社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东垣学术思想形成特点探讨
《浙江中医杂志》2024年第12期1103-1105,共3页张艳 钱晓 牟重临(指导)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牟重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通过系统研究李东垣四本代表著作《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着重梳理东垣脾胃学说的特色和临证运用,探讨东垣的“内伤脾胃为主论”的经典源流与运用发挥,甘温除热法的创立渊源,以桂枝汤与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内...
关键词:李东垣 学术思想 脾胃论 内外伤辨惑论 兰室秘藏 医学发明 
读解李东垣之“阴火论”
《临床医学进展》2024年第8期1311-1316,共6页任真 张伟 
本文基于《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并结合后世医家主要观点探讨李东垣笔下“阴火”产生的机理及治疗。阴火形成的关键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治疗除了脏腑虚实补泻外,更应重视恢复人体气机的升降浮沉。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b...
关键词:李东垣 阴火 脾胃论 内外伤辨惑论 气机升降 
《内外伤辨惑论》之内伤与《不居集》之外损的对比研究
《中医药通报》2024年第5期53-56,共4页马佩宏 邹怡航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No.2024J1746)。
《内外伤辨惑论》与《不居集》两书,一者论述“内伤混作外感”,一者论述“外感误作内伤”,两种思路恰为对内伤与外感辨证的互补。文中通过对书中思想形成背景、症状鉴别、误诊机理及治疗特点进行分析,旨在对比两书思想差异,以期为临床...
关键词:《内外伤辨惑论》 《不居集》 内伤 外感 
基于《内外伤辨惑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被引量:3
《光明中医》2024年第9期1847-1850,共4页钤培国 李梦阁 王宇亮 牛学恩 党中勤 李振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张仲景传承与创新专项(No.GZY-KJS-2022-044-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No.2019ZZX-XH005);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No.2021JDZY107)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烧心和反酸等症状,病位主要在食管与胃,与肝胆、脾、肺密切相关,病性有虚有实,虚主要是脾胃虚损,实主要是为气郁、食滞及痰凝。其基本病机为胃有失和降,气逆于上,多数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尚...
关键词:吐酸 胃食管反流病 《内外伤辨惑论》 辨证论治 
从《内外伤辨惑论》探讨李杲对仲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被引量:1
《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3期495-498,共4页姜婧 刘刚 张钰欣 刘钟阳 曹晓璇 余如霞 王湫澄 张保春 
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攻关项目(2020-JYB-ZDGG-076);北京中医药新奥奖励基金(2018-XAJLJJ-012)。
易水学派代表医家李杲对仲景之学卓有建树,在其代表著作《内外伤辨惑论》中曾数次引用仲景之语与仲景方药。本研究以“回归易水学派、回到李杲”为初心,立足于《内外伤辨惑论》,以考据学的方法,系统、全面的梳理该书中所引仲景之语,所...
关键词:易水学派 李杲 内外伤辨惑论 张仲景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基于《内外伤辨惑论》探析枳实导滞丸
《时珍国医国药》2024年第3期685-687,共3页屈亚楠 李怡憬 赵静雯 王森友 毕超然 刘彦晶 
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23049);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YDZJ202201ZYTS141)。
《内外伤辨惑论》为金代李杲所撰,以解世人辨内外之惑、用药之误。饮食劳倦内伤作为中医病因学说中重要内容,可追溯于《素问》中“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说,但将饮食水谷所致病症分别论治却始于《内外伤辨惑论》,东垣为其专设消食导滞...
关键词:枳实导滞丸 《内外伤辨惑论》 饮食劳倦 消导论治 
李东垣内伤病辨治思路探析及思辨被引量: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2期185-189,共5页赵妍婕 刘世威 宋素花 
2022年度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鲁卫函〔2022〕93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SDYKC20054);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三期123人才工程项目。
《内外伤辨惑论》为金元四大家李东垣著作之一,其卷中部分主要论述了内伤病的病机证治等内容。李东垣所论内伤病是由脾胃受损所导致的一种不足之病,生理基础主要与脾胃的生成和布散精微功能有关,核心病机为脾胃受损所导致的精气不足及...
关键词:李东垣 《内外伤辨惑论》 脾胃 时令 气机升降 甘温 生发 
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历史沿革探析被引量:6
《河北中医药学报》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刘钰婉 李娜 白建英 杨江霞 李付平 张秀芬 郭新娥 张帅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No.Z2022007;河北省中医药康养照护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No.SZX2021025;202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No.2023020403。
当归补血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百首经典名方之一,是补气生血之基础方,也是体现中医甘温除热法的典型方剂。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搜集记载当归补血汤中医古籍,筛选出有效数据667条,涉及古籍189部。通过对当归补血汤处方来源...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 经典名方 《内外伤辨惑论》 中医古籍 历史沿革 制方原理 文献探析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阴火”理论辨析被引量:1
《现代中医药》2023年第6期26-30,共5页孙洁 刘小燕 乔会侠 贾乐乐 陈爱林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
“阴火”理论首见于李东垣代表作《内外伤辨惑论》,现从本书中可对其理论进行辨析,是为正确理解和运用“阴火”理论治疗疾病。文章对阴火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治则等进行了梳理总结。阴火产生病因为脾胃气虚;病机为气虚下流,清阳不...
关键词:阴火 内外伤辨惑论 李东垣 理论辨析 
基于《金匮要略》与《内外伤辨惑论》浅析张机与李杲应用黄芪之异同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10期2016-2019,共4页王猛 吕翠霞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计划项目(2018-5)。
黄芪为临床常用补虚药,但是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各个医家对于黄芪的认识各有异同,其中以张机和李杲为代表。本文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归纳分析张机《金匮要略》与李杲《内外伤辨惑论》中对于黄芪的应用特点。得出张机应用黄芪治病以缓急...
关键词:《金匮要略》 《内外伤辨惑论》 张机 李杲 黄芪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