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赟[1,2]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200241 [2]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浙江杭州310013
出 处:《东岳论丛》2023年第11期94-106,共13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精神突破视阈中的《齐物论》秩序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3AZX009);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中心和智库建设项目研究成果。
摘 要:世界哲学视域中的精神突破运动以超越性意识的兴起为标识,其核心是突破自然节律所体现的宇宙论秩序以及与之关联的宇宙论王制所指向的集体主义生存样式,由此产生了以精神传承为核心的历史意识。在中国思想中,超越性并非指向以心灵体验作为位点敞开去身体化、去社会化、去宇宙化的作为终极根据的绝对者,而是走向历史过程中文化宇宙的绵延,道体通过体道经验而被纳入历史文化世界,参与超越性根据就是参与历史文化宇宙的赓续。人性的自我理解并没有抛开作为天地万物整体的宇宙论视域,对人之区别于其他存在者的特异性的强调与人作为会通万物整体的宇宙论结构的凸显被整合到一起,构成人性理解的背景。而作为根据的天道则被分化为不同层次,太一之天、乾元之天与在人之天,对于它们的结构化理解,避免了“逃离”的形而上学。在精神突破运动中,由宇宙论风格的真理分化出以启示为特征的救赎真理(以色列)和以哲学为符号的人学真理(古希腊),二者分别侧重神极与人极中的一极,以其中的一极为主去连接会通另一极,构成了两种不同的超越性类型;而中国思想则发展出以居间性、均衡性为内核的中道真理,构筑了独特的超越性品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