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别敦荣[1,2] BIE Dunrong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361005 [2]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361005
出 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年第12期1-11,共11页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基 金: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新文科’发展理念研究”(编号:2021010015)。
摘 要:“读博”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求学目标。教育部等部委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对博士生招生条件提出了原则要求,它们是博士生招生的基本依据,具有约束性,高校各招生环节必须遵循。考生和导师不同,对于读博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多数考生对于读博的认知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意识、目的外在化和自我原谅倾向。导师的要求不仅与学科和专业有较强的关联性,而且与导师个人的学术专长和主要学术性向关系密切。在博士生招生中,必须审慎处理博士生招生资格条件问题,有效化解因读博资格所引发的公平与水平、规范与自由、规模与质量、权利与情怀以及个人与集体等五对矛盾冲突,以达到维护博士生招生政策精神严肃性、保证博士生招生工作正常秩序、形成优良的博士生招生文化和选拔优秀博士生的目的。
分 类 号:G643[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