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玉的“悲秋”到曹雪芹的“秋艳”——《芙蓉女儿诔》研读札记  被引量:1

From Song Yu's“Sorrowful Autumn”to Cao Xueqin's“Autumn Beauty”:Study Notes on An Elegy for the Hibiscus Mai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上生[1] LIU Shangsheng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  处:《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82-87,共6页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曹雪芹在为贾宝玉拟作《芙蓉女儿诔》时,取法宋玉《九辩》的“悲秋”艺术,通过虚拟的水、木芙蓉合体手法和芙蓉女儿形象进行“秋艳”创造,突出独立人格和反叛风骨,并融入作者“梦之秋”整体构思,显示出曹雪芹秋怀意象的创新特色。

关 键 词:《红楼梦》 曹雪芹 《芙蓉女儿诔》 宋玉 “悲秋” 《九辩》 

分 类 号:I207.41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