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女儿诔》

作品数:48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刘上生史慧梁竞西王军张云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湖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都学坛》《求索》《景德镇学院学报》《华夏文化》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邦斯尔英文全译本《红楼梦》误译辨析——以《芙蓉女儿》的翻译为例
《现代英语》2024年第14期100-102,共3页宋鹏 
邦斯尔所译的《红楼梦》是该书的第一个英文全译本,目前为止对该译本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比较宏观,不够深入细致.研究以小说中篇幅最长的诗词《芙蓉女儿诔》的误译为例,从底本、译者的语言功底、文化等方面探求翻译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邦斯尔 《红楼梦》 误译 《芙蓉女儿诔》 
曹雪芹“自放手眼”的取法和超越——“远师八篇”与《芙蓉女儿诔》
《红楼梦学刊》2024年第3期1-22,共22页刘上生 
脂本《芙蓉诔》正文前贾宝玉特意标明的“远师八篇”,是曹雪芹取法与超越前人的古文范本。“远师八篇”启示了诔文“大言”与“大人”的立旨取象、悼亡与追寻的双重主题构思和“悲秋”与愤世的意蕴寄托。这是曹雪芹在新兴俗文体写作创造...
关键词:远师 芙蓉诔 立旨取象 自放手眼 
《芙蓉女儿诔》补注三则
《红楼梦学刊》2023年第6期322-326,共5页赵玉琦 
《芙蓉女儿诔》中三处原文可进行补注。其中,“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和“捉迷屏后,莲瓣无声;斗草庭前,兰芽枉待”为新注,“望盖之陆离兮,抑箕尾之光耶?列羽葆而为前导兮,卫危虚于旁耶”为旧注补充。
关键词:芙蓉女儿诔 梳化龙飞 莲瓣 兰芽 危虚 
从宋玉的“悲秋”到曹雪芹的“秋艳”——《芙蓉女儿诔》研读札记被引量:1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82-87,共6页刘上生 
曹雪芹在为贾宝玉拟作《芙蓉女儿诔》时,取法宋玉《九辩》的“悲秋”艺术,通过虚拟的水、木芙蓉合体手法和芙蓉女儿形象进行“秋艳”创造,突出独立人格和反叛风骨,并融入作者“梦之秋”整体构思,显示出曹雪芹秋怀意象的创新特色。
关键词:《红楼梦》 曹雪芹 《芙蓉女儿诔》 宋玉 “悲秋” 《九辩》 
从《芙蓉女儿诔》看贾宝玉的叛逆精神
《景德镇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29-32,共4页安亚 
《芙蓉女儿诔》是一篇缠绵悱恻的祭文,是宝玉诗作中最长的一篇,字字泣血,深刻地反映出他强烈的反叛意识。这种叛逆精神体现在:在个人品格上,对君子高洁、刚正不阿的追求;在政治仕途上,与封建制度彻底决裂;在爱情道路上,是一往情深“至...
关键词:《芙蓉女儿诔》 晴雯 贾宝玉 反叛意识 
再绘“错彩镂金”之美——翻译美学视角下霍译本《芙蓉女儿诔》英译研究
《荆楚学刊》2023年第2期36-40,55,共6页谢雅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博士生学术英语写作立场建构与写作能力发展研究”(202010301002001),批准号20BYY111。
《芙蓉女儿诔》作为《红楼梦》中代表性的赋体文学作品,其文辞华丽,浓墨重彩,极具“错彩镂金”之美。借助翻译美学理论,分析霍克斯英译本对《芙蓉女儿诔》的翻译,比较译文对原文美感的阐释情况,发现在中英翻译过程中原文美感虽会发生不...
关键词:英译 翻译美学 审美信息 芙蓉女儿诔 红楼梦 
古文机器翻译的译前编辑 ——DeepL和有道《芙蓉女儿诔》翻译对比
《美化生活》2022年第16期97-99,共3页韩凌霄 
把悲伤留给自己
《读者》2022年第1期21-21,共1页陈艳涛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里,得知睛雯死讯时,宝玉虽“一心凄楚”,却还能想到为晴雯在“芙蓉前一祭”,写一篇“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的长文,“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鮫殼一幅,楷字写成,名曰《芙蓉女儿诔》,前序后歌”,可谓做足了形式...
关键词:《芙蓉女儿诔》 晴雯 长文 《红楼梦》 凄楚 言辞 
《离骚》与《芙蓉女儿诔》中“情”的比较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2021年第2期58-60,65,共4页曹军伟 
《芙蓉女儿诔》是《红楼梦》第七十八回的一篇诔文,因其在艺术形式上与《离骚》相承继,在“情”的表达上有相同处,但在“情”的内核上却大为不同,颇值得注意。二者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所表达之情。而“情”的本质的不同却标志着对中国文...
关键词:《离骚》 《芙蓉女儿诔》 “情” 
骚·诔·赋:《芙蓉女儿诔》的文体学演进理路被引量:3
《红楼梦学刊》2021年第2期86-103,共18页王思豪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9)阶段性成果
从"文体皆备"于"六经"到《红楼梦》"文备众体",这是考察中国文体学演进的一条重要理路。作为《红楼梦》"全书诗词歌赋之冠冕"的《芙蓉女儿诔》大量引用《楚辞》而不取《诗经》,在中国文学的诗、骚传统中弃"诗"取"骚",有违"宗经"之旨、"...
关键词:诗经 离骚 芙蓉女儿诔 文体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