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萌[1] 潘家华[2,3] Li Meng;Pan Jiahua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3]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出 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5期35-43,共9页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TZ14000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项“Comprehensive Solutions of Zero-carbon Micro-unit System”(项目编号:2210-08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是一个国际性的进程,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综合性的方法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的精神,文章提出零碳微单元建设的基本设想,为分散的零碳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发挥微观主体零碳潜力的灵活可持续解决方案。这种零碳微单元的建设强调培育生产和消费一元化的参与主体、塑造适应环境的生产布局、构建多样选择的合作机制、加强“储”“智”联合的系统建设,这是碳中和能源解决方案的一种创新,不仅将引致能源组织方式的革新,更将带来发展范式的升级和社会福祉的提升,以及超越零碳的经济社会多赢效应,将为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转型提供一个成功的案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加快碳中和进程、推动零碳发展的新路径。
分 类 号:X24[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