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作品数:77被引量:42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文明可再生能源生态文明建设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源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权责与协同:基于整体性治理的中国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构建
《阅江学刊》2024年第4期42-55,171,共15页李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我国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中部门权责划分及协调机制建设研究”(20VYJ053)。
生物安全威胁是当前我国乃至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随着国内国际环境变化,我国正处于生物安全的高风险期和压力凸显期。基于整体性治理原理变革生物安全治理范式,构建现代化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是现实所急、时代所需。依据《...
关键词:生物安全 整体性治理 权责划分 新发展格局 全球化 生态文明 
专题: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科技中国》2024年第8期1-1,共1页李萌 
2023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达成历史性协议——“阿联酋共识”,呼吁各国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减少能源系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强调在这关键的10年加快行动,以实现2050年的净零排放目标,这为全...
关键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化石燃料 能源系统 新能源 高质量发展 零排放 阿联酋 缔约方大会 
可再生能源的产消一元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
《阅江学刊》2024年第1期83-94,173,174,共14页李萌 张联君 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基础研究项目“当前能源转型重大风险的识别、防范与化解”(23ZKJC084)。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可再生能源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可再生能源资源还有很大的未利用空间”与“消费端的用能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的悖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产消一元化范式的基础是...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产消一元化 缝隙创新 可持续发展目标 新质生产力 气候治理 
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发展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分析被引量:1
《青海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24-36,共13页李萌 张联君 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基础研究项目“当前能源转型重大风险的识别、防范与化解”(23ZKJC0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TZ140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本文基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实际情况,以“+低碳”的模式构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低碳转型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量化测度。研究结果发现:(1)稳步上升型城市占54.16%,...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 低碳转型发展 熵权-TOPSIS法 障碍因子 
碳中和愿景下零碳微单元建构研究被引量: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5期35-43,共9页李萌 潘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TZ14000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项“Comprehensive Solutions of Zero-carbon Micro-unit System”(项目编号:2210-08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是一个国际性的进程,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综合性的方法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的精神,文章提出零碳微单元建设的基本设想,为分散的零碳可再...
关键词:碳中和 零碳微单元 产消合一者 中国方案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社会制度手段的防洪综合效益——以鄱阳湖流域为例被引量:4
《中国软科学》2023年第3期178-191,共14页李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TZ140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规划项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2019ZDGH014)。
全球正在致力于探索有效的方法来减缓水风险,以提高气候适应能力。防洪问题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需要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社会制度手段进行结合,采取更为系统的战略实现对自然生态与社会生产的双重管理。运用参与式系统动力模...
关键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社会制度手段 参与式系统动力模型 鄱阳湖流域防洪 
可再生能源、能源地缘政治风险与国家能源安全被引量:16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11期1-8,共8页李萌 李雨珊 潘家华 吴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批准号:TZ140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规划项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批准号:2019ZDGH014)。
从石油世纪向可再生能源主导的碳中和时代转型,将重塑全球能源安全新格局。文章基于化石能源的非均衡非均质点状分布特征,分析了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传统能源安全,其有着难以摆脱的能源地缘困境,而可再生能源凭借其天然的资源禀赋,为打...
关键词:能源地缘格局 能源地缘政治风险 可再生能源 国家能源安全 能源战略 
“双碳”目标、碳税政策与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被引量:4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9期22-34,共13页李萌 何宇 潘家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批准号:TZ140001)。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在未来中长期范围内实现减碳乃至净零碳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发展对能源具有强依赖性。研究“双碳”目标下碳税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作用...
关键词:“双碳”目标 碳税政策 制造业 产业链韧性 
数字时代加强新型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思考被引量:2
《中国人才》2022年第8期47-49,共3页李萌 李朔 
数字时代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插上了“翅膀”,为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提供了“弯道超车”的良好机遇。在这个新格局下,重新思考技术工人的队伍建设,很有意义。——编者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发给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表...
关键词:传统制造业 产业变革 转型升级 劳模精神 工匠精神 世界科技革命 交流大会 弯道超车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小水电价值评估与发展战略转型被引量:24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86-104,共19页李萌 龚群超 潘家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VYJ053);美国能源基金会重大项目(G-2106-33000);贵州省重大专项课题(21GZZB04)。
从经济性、社会性、减排效应等多方面对小水电进行价值评估,小水电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贡献侧重点不同,小水电发展虽存在较多争议,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且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应理性认知、科学对待、正确引导。在碳...
关键词:全球气候治理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小水电发展转型 生态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