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精华[1,2] Lin Jinghua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欧洲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3年第12期76-93,共18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安徽大学至诚讲席教授项目成果。
摘 要:1825年十二月党人事件后,体制外批评家别林斯基在书报刊审查制度进一步强化的情势下,反而为现代俄国文学批评奠定了基础:面对维也纳体系建立后俄罗斯帝国文化自信心增加,他积极评价大量俄译欧洲流行作品;热心发掘图书市场上畅销的中长篇小说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巧妙地把官方国民性理论运用于对大众文学的评价上,率先确立了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等作家的经典地位,忽视或否定未充分呈现俄罗斯情怀或未积极叙述俄罗斯帝国现实问题的作品。同时,虽然别林斯基受益于图书市场,但他对追求市场化的大众文学之流通和消费机制不以为然。别林斯基以矛盾的心态对待大众文学,却实现了在体制外效力帝国之抱负,促成了现代文学批评在俄国的确立,还引导了此后俄国对大众文学的认知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1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