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论及其审美运思的结构探析  

The Theory of Observation and the Aesthetic Thinking of Classical Poet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祥喜 苏保华[1,2] Chen Xiangxi;Su Baohua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文学院 [2]扬州大学文艺学教研室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64-71,共8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观物论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理论,《易传》“观物取象说”是其元初及核心命题。从“观物”这一诗学的审美运思角度来看,“物我之辩”是主体观物视角所产生的不同审美观照心境,其观物过程主要体现为“观物取象,因象生意,因意构境”的审美运思过程。后世儒道禅话语的介入使得“观物说”发展为观物取象(客体现象)、观虚守静(主体心境)和观心照寂(本体真理)三个不同层次。另外,“感物说”存在不同内涵,却与观物论联系密切,观物和感物看似两个不同的诗学范畴,实则也是不同审美运思的结果。当用观物论“物我”视角和互观方式切入,会发现二者的异同和互含现象。

关 键 词:观物论 古典诗学 审美运思 儒道禅 感物 

分 类 号:B83-02[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