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文亮 Qian Wenliang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 处:《南方文坛》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基 金: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重返八十年代’学术活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BZW138。
摘 要:一、AI程序、文学机器与诗歌的生产。人类的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师等设计人工智能(AI)程序“生产”(而非写作)诗歌的实验如今广为人知。实际上,早在人工智能发明的100多年前,后来被奉为计算机程序创始人的英国诗人拜伦之女奥古斯塔·阿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就曾经预言计算机将来“可能会应用于数字以外的其他事物……”,甚至可以生成任意复杂程度、精细程度的音乐作品。
关 键 词:当代诗歌 英国诗人 计算机科学家 现代性诗学 拜伦 奥古斯塔 自动化写作 音乐作品
分 类 号:I052[文学—文学理论] TP18[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