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的共同体”:数字媒介中的情感流通与认同建构  被引量:2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光锋[1,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

出  处:《新闻与写作》2024年第1期4-13,共10页News and Writing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沟通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跨文化情感传播研究”(22JJD860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传播技术与公共情感的形成及演化机制研究”(立项号:20CXW025)的研究成果。

摘  要:安德森提出“想象的共同体”来解释民族主义的形成机制,并认为超出面对面范围的共同体都是想象的,区别在于想象的方式。循此思路,考察人们理解自己身份、想象共同体的媒介方式是一个重要议题。数字媒介与传统媒介在塑造人们想象方式方面迥然不同。数字媒介生成了一种新的情感结构,影响了人们讲述“我们是谁”的形式,改变了情感流通的过程。它让同胞、他者等这些原本抽象的概念都变得直观可见,激发的情感不仅让“主体”浮现出来,还借助语言、符号系统把个体连接成集体。数字媒介独特的“情感结构”让共同体不仅是想象的,更是可见的、可以感受的,生成了“感受的共同体”。

关 键 词:身份认同 情感经济 数字媒介 想象的共同体 感受的共同体 

分 类 号:G21[文化科学—新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