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光锋

作品数:52被引量:775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情感公共舆论公共领域公共数字媒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前哨》《传媒观察》《文史博览》《青年记者》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感动中国”:情感与媒介研究何以可能被引量:2
《传媒观察》2024年第3期62-74,共13页陈阳 范昀 李红涛 刘于思 王佳鹏 袁光锋 周睿鸣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盛,媒介(特别是数字媒介)与情感的相关议题日益引发关注。从近年来社交媒体和媒体平台日盛之下的新闻和媒介实践来看,关注数字媒介中潜藏的情感与舆论的互构,是立足中国在地经验、从人文与社会科学广阔的学理资源中寻...
关键词:感动 情感 理论化 研究进路 
“感受的共同体”:数字媒介中的情感流通与认同建构被引量:20
《新闻与写作》2024年第1期4-13,共10页袁光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沟通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跨文化情感传播研究”(22JJD860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传播技术与公共情感的形成及演化机制研究”(立项号:20CXW025)的研究成果。
安德森提出“想象的共同体”来解释民族主义的形成机制,并认为超出面对面范围的共同体都是想象的,区别在于想象的方式。循此思路,考察人们理解自己身份、想象共同体的媒介方式是一个重要议题。数字媒介与传统媒介在塑造人们想象方式方...
关键词:身份认同 情感经济 数字媒介 想象的共同体 感受的共同体 
历史类比的媒体逻辑:全球重大冲突性事件报道中的接近性机制、“远方苦难”模式和驯化效应
《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10期112-134,共23页刘于思 袁光锋 马烨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媒体时代提升政治传播效力与媒介体制韧性的跨国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3BZZ097)的研究成果。
调用历史类比,在过去与当下的事件之间建立关联,是建构集体记忆、塑造公众认知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通过最相异系统设计的一项量化内容分析,考察了“9·11”、孟买恐怖袭击和开罗示威三个本世纪以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冲突事件的报道在...
关键词:历史类比 冲突性事件 媒体逻辑 集体记忆 
“疗愈型自我”的兴起:网络社会中的治愈系文化与感觉结构被引量:16
《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6期65-74,共10页袁光锋 黄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传播技术与公共情感的形成及演化机制研究”(立项号:20CXW025)支持。
治愈系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青年文化和生活方式,在网络上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主要关注三个问题:治愈系文化反映了青年群体什么样的生活感受;它如何影响了人们看待自我与世界之关系的方式;治愈系文化的流行对公共生活造成哪些影响。...
关键词:治愈系文化 疗愈型自我 感觉结构 公共生活 
数字媒介、不确定性与风险传播中的情感治理被引量:13
《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3期134-143,160,共11页袁光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重大风险事件中的社会情绪传播及舆论引导策略研究”(22BXW015)。
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它是客观条件与人的主观感知之间互动的结果。现代社会形成的复杂系统、个体化趋势、主观意义世界的变化,共同催生了不确定性的流行。不确定性在风险事件和风险传播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它与情感...
关键词:不确定性 数字媒介 风险社会 风险传播 情感治理 
公共传播空间为何需要情感——读克劳斯《公民的激情》被引量:3
《传媒观察》2023年第3期91-96,共6页袁光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传播技术与公共情感的形成及演化机制研究”(20C XW025)的研究成果。
新闻传播学界已有大量成果探究数字媒介与情感、情感与公共舆论等问题,推进了对情感问题的理解,但这些成果多是在经验研究的层面展开的,如何对传播中的情感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则需要我们从政治哲学的规范理论中寻找标准。克劳斯的《公民...
关键词:公共生活 情感 数字媒介 《公民的激情》 
“最近比较烦”:论焦虑文化的社会生成机制、对抗实践及其后果被引量:1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72-80,共9页袁光锋 李晓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传播技术与公共情感的形成及演化机制研究”(20CXW025)。
焦虑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情感基调,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焦虑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其在现代社会的弥漫与两种核心因素相关:一是不断生产的欲望,二是现代社会不确定性下个体的无力感。焦虑源于欲望与不确定性、无力感之间的落差。现代...
关键词:焦虑 焦虑文化 无力感 生存比较 
增值、转化与创造边界:论数字媒介时代的情感流通被引量:31
《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110-119,共10页袁光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传播技术与公共情感的形成及演化机制研究”(20CXW025)的阶段性成果。
情感流通在数字媒介时代发生了显著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政治、社会和文化。借助“情感经济”的理论视角,可以解释数字媒介时代情感流通的过程与后果。情感流通的过程包含情感的聚焦、生成、扩散三个环节,情感在流通中会不断积聚价值和能量...
关键词:数字媒介 情感经济 情感流通 情感潜能 情感转化 
定义“群众”:《乌合之众》在中国传播的知识社会学考察被引量:14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年第1期48-65,127,共19页袁光锋 刘朝璞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传播技术与公共情感的形成及演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CXW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9世纪末期以来,解释群众现象的心理学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影响了人们对群众的理解,中国亦不例外。《乌合之众》的“群众”观是其中的代表学说。借助知识社会学探讨《乌合之众》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可发现:近现代以来,《乌合之众》两...
关键词:《乌合之众》 群众心理学 知识社会学 群众 勒庞 
迈向“实践”的理论路径:理解公共舆论中的情感表达
《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21年第9期19-29,共11页袁光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传播技术与公共情感的形成及演化机制研究”(立项号:20CXW025)的研究成果。
“情感转向”改变了人们对于情感的理解,受益于此,公共领域、公共典论等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情感,但不少研究面临着“二元论”的困境,情感甚至被认为是个体的、内在的、不可分析的体验。本文聚焦于情感的表达层面,基于布尔迪厄...
关键词:情感 情感表达 公共典论 情感管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