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海燕[1] 康卫东[1] 王玲 Xu Haiyan;Kang Weidong;Wang Ling
出 处:《艺术科技》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基于南通民间艺术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SJYB1741。
摘 要: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文环境瓦解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根基,原有的传承主体锐减、传统艺术内涵丧失、传承路径单一等一系列现实困境严重挤压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使其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高科技和先进的工业文明带来了物质财富的丰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生活品质大幅提高,“时髦”的文化艺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则越来越少,不少民间艺术后继无人、濒临失传。因此需要认识传统民间艺术传承的方式和困境,着眼于现代视角,从不同的维度提出具有创新性的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方法:虽然当代文化呼唤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融合,但是随时代发展的流变,民间艺术面临枯竭、遗失、衰微等问题。因此,探索多样的传承与发展方式依然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新时期的重大任务。结果: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民间艺术凝聚了地方民众的智慧和情感,它既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又是追寻传统记忆、丰富人文生活的载体。传统民间艺术于普通民众之中形成、发展、成熟,是一种极具广泛性和地方特性的文化形式,对塑造地区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传统民间艺术必须在把握根本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的经济和社会属性。除了通过政策法规保护传承之外,还需要构建数字化传承路径和其他创新型传承发展之路,凝聚各方传承主体力量,拓宽民间艺术发展空间,使其持续绽放光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