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馨蕊
机构地区:[1]山东艺术学院
出 处:《艺术家》2023年第10期104-106,共3页The Artists
摘 要:本文以儒家乐舞思想为支撑,阐述在儒家思想中的乐舞思想及其教育意义,并挖掘其在乐舞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符号,最后落脚于儒家乐舞思想中文化符号对当代舞蹈教育的指导作用。一、儒家代表性乐舞思想(一)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的背景早在西周时期,学校音乐教育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宫廷乐舞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乐德、乐语和乐舞三个方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5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