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审美距离的内涵、作用及实现路径  

Connotation,Role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Teachers’Teaching Aesthetic Dista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嘉蔓 李如密[1] SUN Jia-man;LI Ru-mi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南京210036

出  处:《教学与管理》2024年第7期1-5,共5页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摘  要:“教学审美距离”借鉴美学中的“审美距离”概念,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学保持适当的距离,将教学作为审美对象,以观赏者的视角直面教学,促进自身教学经验嬗变深化,从而获得超越日常教学经验的美感体验。“教学审美距离”的作用贯穿于教学始终,有利于保障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教学情感表达的有效性,重在通过“自知无知而求知”构建超越现实情境的意象世界,以无功利的审美态度感知教学,将教师的经验进行“悬置”等方式来探索其实现路径,以使教师获得更高层次的教学审美体验,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教学审美距离 经验改造 意象世界 美感经验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