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超[1] 黄晓星[2] Zhang Chao;Huang Xiaoxi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2]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出 处:《青年探索》2023年第6期77-89,共13页Youth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郊区社区社会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1&ZD175)。
摘 要:成家与立业是青年群体实现成年转型的关键,现今却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境。研究发现,在无法按照传统模式实现成年转型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自我重构形成一种个体化的成年转型模式。非个体主义的去家庭化、从无积累到负积累的不稳定工作以及“自我破坏”的消费行为是其形成以上模式的重要机制。新生代农民工的去家庭化并非完全个体主义的“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规避家庭风险与压力、保留家庭或家族的颜面与个人尊严等现实境况下的不得已选择。此外,他们的不稳定工作并不利于收入、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累积,甚至造成负积累。面对以上境遇,他们将大部分收入用于网络世界的消费,这种极致化的消费行为使他们进一步滑入不稳定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在这些机制作用下,个体化的成年转型模式使得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处于不稳定循环之中,成为城乡间的新困境群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