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星

作品数:20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更新社会党建社会工作日常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志愿服务研究》《新华文摘》《公共行政评论》《社会建设》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统合治理与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以Y市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为例
《社会建设》2025年第2期75-98,共24页黄晓星 房欣杨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第三方评估及其外溢性研究”(21BSH127)。
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后,中国社会工作事业迈入新发展阶段,如何在基层治理大局中更好发挥社会工作效能成为一项重点议题。本文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的整体演进和个案分析为切口,基于“统合治理”视角探讨党与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中的互...
关键词:党建引领 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 统合治理 社会工作 基层治理 
形塑市场:城市回收业二元结构的动态转化及治理适配
《社会学研究》2025年第2期111-133,M0005,共24页黄晓星 滑哲 
现代市场变迁与社会发展历程紧密相关,有关中国市场建构的既有研究沿“体制分权”和“主体互动”两个视角展开,对“社会取向”的关注度仍有不足。本文以城市回收行业市场为例,提出建构市场的社会取向分析框架。城市利益的社会面向、作...
关键词:社会取向 形塑市场 治理适配 正规—非正规 城市回收行业 
城市更新与共享社会发展
《新华文摘》2025年第6期24-28,共5页黄晓星 
一、问题的提出在过去的四十余年中,伴随着全球化、工业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交织,中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国从乡土社会转变为城乡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极大变迁。但同时,城市面临老城区衰败、破旧等问题,出现一系列“城市...
关键词:工业化 共享社会 科技革命 城市更新 全球化 
城市更新:老街区保护的破局与新生
《精神文明导刊》2025年第1期50-51,共2页黄晓星 
城市更新是我国重要的系统性城市发展工程,是“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人民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老街区保护是城市更新的关键内容,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同时强调焕发老街区活力。如何既推动城市发展,又保证城市文...
关键词:城市更新 街区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 文脉延续 街区活力 文化传承 城市发展方式 重点把握 
城市更新与共享社会发展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12期44-62,200,共20页黄晓星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原有以推动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出现较多问题。城市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城市更新是对既有城市区域、社区的干预和改造。一方面,城市更新被视为对城市发展出现的衰退或破败等问题的回应,有利于城市...
关键词:城市更新 社会动力 社群机制 社会互动结构 共享社会发展 
城市更新与文创产业协同发展被引量:2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S01期64-66,共3页袁超 黄冬 黄晓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场景理论下的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效果的实证研究”(GD19YSH05)
城市更新和文创产业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城市更新不仅是关于建筑和设施的更新换代,更是关于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文创产业则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分析城市更新和文创产业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
关键词:城市更新 文创产业 协调发展 城市文化 经济发展 
五社联动下垃圾分类的社区实践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黄晓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第三方评估及其外溢性研究”(项目编号:21BSH127)。
一、五社联动的不同主体以往的五社联动研究中提出了很多话题,社区实践是讨论和提问最多的问题。其中一个关键内容是联动主体,第二是联动机制。联动的反面是联不动,主体是行动者。到底谁来联动?怎么才能联动?两个问题都非常重要,一个是...
关键词:垃圾分类 社区实践 联动机制 行动者 联动研究 主体 
项目动员与志愿服务基层——以G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为例被引量:1
《青年研究》2024年第1期27-39,95,共14页黄晓星 林泳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模式研究”(20ASH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鼓励青年到基层就业是中国人力资源调配的重大举措,大致经历了从以国家安排、政治动员为主到党和国家动员下自发参与的转变。本研究以G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其地方项目为例,分析以项目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的组织过程及其...
关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 人才流动 项目动员 志愿服务基层 西部计划 
社区志愿服务的多元制度逻辑及实践路径——以广州市B社工站为例被引量:7
《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6期130-140,共11页黄晓星 吴小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SH003)。
“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是我国现阶段的社区志愿服务实践模式之一。制度环境形塑了志愿服务的特征,使志愿服务呈现出深刻的制度逻辑。社会工作机构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时,受到社区治理情境的影响。社区志愿服务主要受到政府行政逻辑、社区...
关键词:社区志愿服务 政府行政逻辑 社区治理逻辑 专业逻辑 
“自己的活法”: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化成年转型被引量:2
《青年探索》2023年第6期77-89,共13页张超 黄晓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郊区社区社会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1&ZD175)。
成家与立业是青年群体实现成年转型的关键,现今却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境。研究发现,在无法按照传统模式实现成年转型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自我重构形成一种个体化的成年转型模式。非个体主义的去家庭化、从无积累到负积...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成年转型 个体化 形成机制 新困境群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