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季剑青[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群言》2024年第1期48-50,共3页Popular Tribune
摘 要:硬面饽饽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小吃,盛行于清代至民国年间。“饽饽”是满族对多种面食的统称,它本身就是满语词汇,至今仍为满族人民所袭用。所谓硬面饽饽,是相对于发面饽饽而言,大致来说,做法是用发酵后的面加上鸡蛋、猪油和白糖,和以少量清水,揉成长条形,再切成小块蒸熟,凉透后食用。按照文史学家周绍良先生的说法,“硬面饽饽之所以好吃,主要是因为它采用山东人的戗面法来做戗面的而加改良,增加了揉的遍数,使面更为均匀,并且使用卷子形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