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秀敏 刘晓雷 Wang Xiumin;Liu Xiaolei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21BKS15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当今众多试图超越道德虚无主义的思想家之一的阿格妮丝·赫勒,从追问“好人存在,但好人何以存在”的视角进行了超越道德虚无主义的尝试。在其道德理论中,好人直面并坦然接受现代人双重偶然性存在以及种种悖论,将其生存危机化为转机;好人依据普遍性范畴进行存在的选择,形成统一的道德自我;好人在周围散落的道德规范、规则和价值中,共同确立现代人可以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规则等,重新拾起传统的诸多美德。正是基于这一系列行动,好人才存在着。赫勒对此问题的追问与对其答案的探寻,为双重偶然性存在的现代人超越现代道德虚无主义困境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7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