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虚无主义

作品数:75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杨云飞严峰李建华刘时工杨深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康德如何拒斥道德虚无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0期45-46,共2页杨云飞 
康德认为,任何人,只要他有理性,就具有道德确信。这涉及两个层次的事:一是我们具有行理性应然之事的能力(或纯粹实践理性能力);二是我们有兴趣这样做,即便在假想的道德意向缺失的情形下也不至于无所不为。这是我们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两重...
关键词:道德虚无主义 纯粹实践理性 理性存在 道德意向 康德 拒斥 
康德与道德虚无主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2-21,178,共11页杨云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康德法权哲学基本问题研究”(19BZX104)。
道德虚无主义否认道德的真实性,其典型主张是道德本身就是子虚乌有之事。虽然康德尚未明确认识到道德虚无主义之概念,但他在反驳道德怀疑主义时,曾附带地提及并回应了道德虚无主义的观念。在其主要著作中,康德以“隐性”的方式坚定地拒...
关键词:康德 道德虚无主义 纯粹实践理性 道德兴趣 人性 
阿格妮丝·赫勒超越道德虚无主义的尝试
《伦理学研究》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王秀敏 刘晓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21BKS150)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当今众多试图超越道德虚无主义的思想家之一的阿格妮丝·赫勒,从追问“好人存在,但好人何以存在”的视角进行了超越道德虚无主义的尝试。在其道德理论中,好人直面并坦然接受现代人双重偶然性存在以及种种悖论,将其生存危机化为转机...
关键词:好人存在 道德虚无主义 存在选择 美德 
道德虚无主义:基本样态、现实危害与纠治进路
《学术探索》2023年第5期29-35,共7页刘苗苗 史春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ZD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710016);辽宁省教育厅“新时代中国革命精神‘四位一体’教育教学模式研究”(1015126)。
道德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道德场域的现实表现,是近年来一股较为活跃、渗透性强、不容小觑的错误社会思潮。道德虚无主义多以否定道德存在、反叛道德标准、忽视道德功效、割裂道德联系等面相出场,意图消解主流意识形态、阻碍文化繁荣发...
关键词:道德虚无主义 意识形态安全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唯物史观何以言规范?——从“内在批判”解释回应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论争”
《长白学刊》2022年第6期49-57,共9页乔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正义观念的古典政治哲学遗产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YJA720007)。
“塔克-伍德命题”的严肃意义在于,揭示了从当代规范政治哲学范式理解马克思正义观念的缺陷。然而,反驳“塔克-伍德命题”的主要学者通常会采取一种“外在批判”策略以解释马克思的正义批判立场。其中,由胡萨米与布坎南等人提供的两种...
关键词:正义 道德虚无主义 塔克-伍德命题 规范性 内在批判 
《杨朱篇》的道德虚无主义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20-26,146,共8页邢雁欣 
浙江省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全球化交往视野中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机制及提升研究”(17GXSZ15YB)成果之一。
《列子·杨朱篇》在反名教倡自然的魏晋玄学思潮中系统地提出了一种道德虚无主义。《杨朱篇》在名义上所反对或否定的是儒家的纲常名教,但其实质可以看作是对一般人类道德的普遍否定。《杨朱篇》提出实名贫而伪名富,即追求实利为真正有...
关键词:杨朱篇 名教 自然 享乐 道德虚无主义 纵欲主义 
道德虚无主义的理论形态及其批判
《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2期33-39,共7页汤迪 
“中国道德榜样叙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ZX105)
道德虚无主义一词在今天的语境下实际上包含三种反道德的主张,除了价值的缺失即狭义的虚无主义之外,还有非道德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三者分别是对道德的来源、作用和标准的否定。三种虚无主义思潮自在启蒙运动之后的欧洲出现以来始终困...
关键词:道德虚无主义 道德相对主义 非道德主义 
道德虚无主义的学理批判——兼论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被引量:9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第7期105-114,160,共11页卢黎歌 武星星 
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研究”(18JD710084);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基金项目“道德虚无主义的学理研究”(MY02020011)的阶段性成果。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既通过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观阐述了道德的历史继承性,又通过批判杜林的抽象人性论阐述了道德的现实社会性,从而为批判道德虚无主义奠定了理论前提。作为一种否认道德的客观实在性、消解一切道德文化传统、否定道...
关键词:道德虚无主义 恩格斯 《反杜林论》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被引量:1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第2期209-221,共13页陈广兴 
《海狼》中的狼·拉森是杰克·伦敦笔下最著名的小说人物,伦敦通过拉森探讨人类是否需要道德的哲学命题。伦敦试图在《海狼》的文内文外宣扬道德的必需,结果却展示了对道德虚无主义的崇拜。伦敦让拉森众叛亲离、事败身亡,试图表明拉森...
关键词:杰克·伦敦 《海狼》 拉森 道德虚无主义 
犬儒主义病态道德文化剖析
《中国哲学年鉴》2018年第1期334-334,共1页孙春晨 
古代犬儒主义不相信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原则,主张随遇而安的、抛却个人各种欲望的生活方式。当代犬儒主义既表现为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也表现为委曲求全、接受现实,而显现出大众化、普遍化的趋向。犬儒主义在现实道德生活中的主要...
关键词:道德虚无主义 道德价值 犬儒主义 道德相对主义 玩世不恭 文化剖析 普遍化 愤世嫉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