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制教学在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Investigating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in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Specialt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永勇[1] Tang Yongyong

机构地区:[1]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07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基  金:2021年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纺织服装类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BKJGLX547;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产学研创融合的新闻传播学视频制作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GLX328;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提升高校传媒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GLX459;2022年度中原工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摄影摄像艺术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ZGYLKC020;2022年度中原工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摄影摄像艺术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ZGSZKC033;2023年度中原工学院专创融合课程摄影摄像艺术研究成果。

摘  要:在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以项目制教学为立点,以科普创作传播为案例,建构政校地合作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政校地合作、协同育人,打破了学校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藩篱,缩小了学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用人要求的差距,高效培养符合行业生产实践所需的人才,驱动生成政校地合作人才培养生态。公众旺盛的科普需求为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出提供了重要渠道。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根据传媒类实践教学的特点和目前该专业的行业优势,确立“应用即实战”的教学理念,汇聚各类社会资源,促进产教融合,努力构建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普创作传播教学新体系。研究得出了通过项目制教学,发挥政校地三方优势,整合优秀资源,形成三方互动的人才培养新常态,激活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驱动价值,打造一个影视专业学习、教育教学、创新孵化三方共生的全新场域,通过重塑课程与实践体系、推动学科交叉渗透和多元主体介入及构建人才培养新范式的结论。未来,应深入开展项目制教学,使政校地合作能够真正走入企业、融入校园和渗透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育人全流程,充分满足在校学生实习实训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结合,真正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影视人才。

关 键 词:政校地合作 项目制教学 功能分析 实践教学 以赛促能 

分 类 号:G220-4[文化科学] G6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