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种植及开发利用价值研究初探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星玉 郭子玥 石慧东 余婷 高亮 解云虎 

机构地区:[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2]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内蒙古达拉特旗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4]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分公司

出  处:《内蒙古林业》2024年第2期29-31,共3页Inner Mongolia Forestry

基  金:包头市南海子湿地土壤特性和植物多样性研究(S202310131031);阴山北麓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S202310131013);不同油莎豆和大豆种植模式下土壤质量定量评价(202210131005)。

摘  要:油莎豆,是油莎草的别称,又称地下板栗、地下核桃等,属一年生莎草科莎草属植物,是一种抗逆、高产、优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备的作物。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保加利亚和朝鲜先后引入油莎豆,开始在北京等地试种。其中,从保加利亚引进的圆粒豆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新疆和内蒙古种植,每亩产量高达400~500千克,含油量约为25%。2010年之前,全国油莎豆种植面积不足1万亩,2018年形成规模种植,增加至10万亩。

关 键 词:油莎豆 每亩产量 开发利用价值 含油量 规模种植 油莎草 莎草科 生态效益 

分 类 号:S66[农业科学—果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