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志华[1,2] Cheng Zhihua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2]河北大学燕赵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国学学刊》2023年第4期1-6,共6页Research in the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牟宗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提出的“内在超越说”,引起了中西文化超越性大讨论,并引发了内在超越、外在超越之论争,近40年来连绵不绝,以至于今日。通过中西文化内在超越、外在超越之论争,许多学者对现代新儒家“内在超越说”予以“同情的理解”,另有一些学者对于现代新儒家的“内在超越说”提出批评商椎,如有的学者认为原始儒家的超越是一种神圣外在性超越,有学者提出孔子的超越是以一种包含了外在向度的中道超越,与所谓内在超越具有重大差异,有学者提出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超越是包含了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双向超越”。新的关于超越性的理论观点可谓层出不穷,中西超越性之争(内、外在超越之争)尚未有定论。在此情势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中西内在超越、外在超越之历史文化背景,厘清内在超越、外在超越之概念,回溯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论争及学术理论发展,从而进一步探讨中西文化之超越性及特质,缓和近现代以来中西文化之间的矛盾和紧张,求同存异,互鉴交流。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探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之超越性特质。为回顾儒家超越性之争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2023年5月19~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办“从内在超越到双向超越”学术研讨会。为反映超越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本刊特邀郭沂、赵法生、程志华、吴倩四位学者围绕超越问题撰写一组笔谈,以飨读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