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自觉——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理论的批判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竭长光[1] 倪海军[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出  处:《理论探讨》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中国的百年传承与探索研究”(21AKS003)。

摘  要:形而上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形而上学者的理论旨趣是构建超时空的永恒真理。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批判蒲鲁东、杜林、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费尔巴哈等人,是因为这些人的理论都具有形而上学性。蒲鲁东沉溺于追求经济学中的“不变规律”和“永恒原理”,杜林迷恋于制造“最后的终极的真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热衷于建立“永恒正义的王国”,费尔巴哈执着于阐释适合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的道德准则。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形而上学理论的批判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其具有重要启示。为了构建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和历史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在思想方法上破除“永恒原理”情结、“一般规律”情结以及“抽象范畴”情结,还要在研究方法上拒斥“先验主义”的方法、“还原”的方法以及从“抽象的人”出发的方法。

关 键 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形而上学 方法论 永恒真理 

分 类 号:B023[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C03[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