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晔旻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6期34-45,共12页National Humanity History
摘 要: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说过:“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为死者布置一个与生人在世时一样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古时候丧葬思想的一个主要出发点。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世以厚葬为德,薄葬为”的社会现象。到东汉年间,官方宣扬以孝治天下,汉明帝时(57一75年在位),帝令“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入学”(《后汉书·儒林列传》)。《孝经》遂成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汉代察举,有孝廉一科,东汉的安帝、桓帝、献帝都曾下诏举至孝。而孝在东汉,慎终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因此社会上的厚葬风气愈演愈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16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