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与颂扬 碑制在东汉的变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晔旻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6期34-45,共12页National Humanity History

摘  要: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说过:“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为死者布置一个与生人在世时一样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古时候丧葬思想的一个主要出发点。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世以厚葬为德,薄葬为”的社会现象。到东汉年间,官方宣扬以孝治天下,汉明帝时(57一75年在位),帝令“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入学”(《后汉书·儒林列传》)。《孝经》遂成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汉代察举,有孝廉一科,东汉的安帝、桓帝、献帝都曾下诏举至孝。而孝在东汉,慎终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因此社会上的厚葬风气愈演愈烈。

关 键 词:战国时期 以孝治天下 《孝经》 汉明帝 厚葬 丧礼 安帝 薄葬 

分 类 号:K23[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