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非遗 传承文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祥生 

机构地区:[1]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出  处:《巴蜀史志》2022年第S01期107-108,共2页

摘  要:在国内,“非遗”是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习惯性简称,依据我国社会性的语言习惯和网络用语的普及程度,大部分人还是能理解“非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不会产生异议。在国际上,“非遗”的叫法则与国内有所区别。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就提出了非遗的基本叫法,称之为“无形文化财”;欧洲的部分国家又把“非遗”叫作人类口头文化遗产。东西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助与推动,逐步唤起人们对“非遗”系统性认知的欲望。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普及程度 网络用语 语言习惯 传承文脉 口头文化遗产 无形文化财 非遗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